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6
楼
我这些设计师多半都是艺术家,呵呵,我挺喜欢和佩服这些新锐的设计师,积极探索自己的语言.但是我觉得既然有人不认可,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是打心里还是佩服的, 这是本人愚见,见笑了.
作者:210.72.78.*
(2008/8/22 22:33:24)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7
楼
"继续炒作吧,,,,有本事拿出点商业的作品,,,准保都完,,尤其是深圳的,都在自淫..哎"
________
________
我对这句话有些不明白,请问什么叫商业作品??您是怎么区分商业作品???我个人认为设计没有商业,文化之分,只有合适的的或不合适的,中国有大量的从事设计工作的朋友非要去分商业和文化,真叫人不明白,这个观念是怎么出来的!!!!!
作者:58.34.191.*
(2008/8/23 11:56:41)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8
楼
实在忍不住想说几句,难道骂人过瘾吗?为什么不去讨论和研究问题,我觉得这本书里的三十位设计师作品都是在积极的去探索平面设计,尝试新的观念和方法,我觉得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也是十分难得的!作为新的学术观念的推广是十分恰当的,难道非要把粗俗的,有些人认为的"商业作品"拿出来去作为学术观点去推广给大家或者学生,那请问这样有意义吗?
作者:58.34.191.*
(2008/8/23 12:17:04)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9
楼
楼上的,说的对!总是会有这些带头人的,这些人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他们是设计界的希望.
作者:210.72.78.*
(2008/8/23 22:49:05)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0
楼
对于漫骂,我想那些人是不明白设计是怎么一会事的,他们出言就看出来是门外汉,这不是我故意这么说,这是现状.
作者:210.72.78.*
(2008/8/23 22:55:19)
回复 13: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1
楼
13楼的朋友你好:推荐一本关于中国文字和图形的书籍,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编的"意匠文字",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棒!是王序设计的
作者:58.37.75.*
(2008/8/24 13:27:55)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2
楼
实在忍不住想说几句: 现在做什么都流行出书!
就连赵本山小品里的"黑土 白云"都知道靠出书抄作出名!
就连赵本山小品里的"黑土 白云"都知道靠出书抄作出名!
几个下三烂的设计师凑点钱,在胡乱手淫几个所谓的前卫作品,就可以出一本书!
然后在相互吹捧一下对方!集资搞个展览!
就觉的自己是名人啦!
在回头看看人家日本设计师,塌塌实实做设计!默默无闻!
而且做的都是商业作品!
就向王序所讲的只要稍作修改就能获奖!
学学吧!
作者:121.33.200.*
(2008/8/25 17:44:55)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3
楼
整天商业设计商业设计,你知道什么叫商业设计?
在这里谩骂的都是一帮低俗不堪的人,有多少是有审美修养的?
设计本来就无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之分,日本设计师为什么稍作修改就能获奖,那是民众审美和设计师审美到达一定的程度才能这样,如果就你们这帮整天大谈商业设计之人去忽悠民众做出粗俗的恶心之物还号称是商业设计,那中国设计会被你们这帮谩骂之人搞的倒退100年!
在这里谩骂的都是一帮低俗不堪的人,有多少是有审美修养的?
设计本来就无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之分,日本设计师为什么稍作修改就能获奖,那是民众审美和设计师审美到达一定的程度才能这样,如果就你们这帮整天大谈商业设计之人去忽悠民众做出粗俗的恶心之物还号称是商业设计,那中国设计会被你们这帮谩骂之人搞的倒退100年!
作者:60.176.205.*
(2008/8/26 10:46:20)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4
楼
第一次上来就看到好多人再骂,注意素质啊。难怪中国设计设计圈太混乱。乱骂又什么用 我据觉得这本书应该支持!!!
作者:125.85.56.*
(2008/12/31 11:31:25)
Re:New Graphic Design in China
37
楼
其实模仿没有错。
这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人有一半不是中国人。失去的一半在哪里?在生活方式里,我们的吃穿住行里的每一样都不是诞生在中国,只是生产在中国。
我们的前辈们否定了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不再有家族——不再有族谱;不再了解诸子百家——不再了解自己的文化;不再拥有自己的原创生活——模仿和抄袭都是对的。
这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人有一半不是中国人。失去的一半在哪里?在生活方式里,我们的吃穿住行里的每一样都不是诞生在中国,只是生产在中国。
我们的前辈们否定了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不再有家族——不再有族谱;不再了解诸子百家——不再了解自己的文化;不再拥有自己的原创生活——模仿和抄袭都是对的。
作者:60.177.37.*
(2010/6/4 23: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