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后记
自1979年起,我在中国各地举行过很多讲座,每一场讲座都挤满听众,其中大部分是学生,也包括老师、设计师、艺术与设计爱好者、设计专家和领导等等。每次面对听众都被他们的热情和专注学习的精神感染,尤其是年轻人珍惜交流机会的求知热诚,实在弥足珍贵。在过去数百场讲演中接触了数十万的听众,应是我终生不忘的人生体验。在这种阅历中,我最享受的就是互动的问答时间。我乐于看到青年人积极发问,更喜于接受有挑战性的提问,很多问题都令人深度地思考。问题的量也不少,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回答全部问题,我常把问题纸条带回家。我发现很多提问都值得思考,也是青年人普遍关心的,我希望有机会一一与同学们分享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很自然地,我有了写一本回答问题的书的念头。
_

_

2005 年开始,我开始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收录研究生,现在我亲自带的研究生有九位。他们都有兴趣与我探思问题,也很主动参与我的出版工作。2008 年,四位研究生与我合作的新书《靳埭强·身度心道》出版了。这个成功经验希望继续延伸,我与另一组研究生写好了《靳叔说·设计语录》,成为2009年出版《长江新创意系列》的新书。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和我的研究生都获得了很多乐趣。我在回答众多问题中重新反思了设计与人生的问题,在配图的过程中又令我重温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我的学生在笔录和反复校阅的过程中,应是对我的艺术与人生观有最深刻的理解,对我的做事态度有所启发。最重要的他们会晓得靳叔说的是心底话,但不是标准答案。希望他们学会我的学习态度,活出精彩的一生。
谢谢所有对本书出版付出劳动的人,特别向刘月圆、刘聪聪与张羽同学致意!
------靳埭强
-
这是很值得一读,里面都是实诚话,看一看很有收益
还有靳叔提案失败的作品、自己最不喜欢的作品、以及年轻时的暴躁。很多新鲜的故事。
而且说的话也都是实实在在的话,没有什么浮夸的东西。
书之所以起名《靳叔说——设计语录》是因为整本书都是对谈录的形式,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请大家还是不要乱做评价,希望大家学会尊重别人,尊重长者。
先看看书的内容再做评价也不迟。
不尊重设计 就是不尊重工作
不尊重工作 就是不尊重生活
不尊重生活 就是不尊重生命
设计语录?搞笑,又来毛时代的那一套!靳老,你真的老了,休息下吧,何必折腾!你那些水墨已经OUT了,80/90后的已经不认识你了!
面对这些话,我在猜测,说话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再猜测,他该是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的吧。起码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人”! 因为一个不错的人是懂得尊重别人的吧,更何况是这样的前辈呢?
“折腾”二字从何而来? 在靳叔这个年纪,以他的威望,及其他的所拥有的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他绝对是个富足的人,绝对可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抱歉我用了这么多的绝对),可是他却仍然坚持在设计的第一线,我想,这是处于对这个行业的无限热爱吧~~ 处于这一点,我就心生敬佩!
当下的设计环境大家都很清楚,如此浮躁,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只是少数人。
对于靳叔的水墨,如就在前段时间融汇展上看到的那些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美感,以及背后所潜藏的深厚功力,对于我个人来说,真的是心生敬仰! 那是难以企及的!
在中华文明之下,“水墨”作为一种有生命力、魅力的艺术形式,如果是“out”了的话,那,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仰望?
这个世界,不该只有那些前卫艺术,更该多些静水深流的东西~
语录? 毛时代? 说话的这位,让我想到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
只是以自己的片面、狭窄,甚至是无知的理解,用手中自以为强大的棍子,妄图鞭笞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同学,你该醒了,我们到达我们多少年前所盼望的21世纪,已经快10年了。对于这些词汇,我们该有新的理解了,或者说,我们该认识到他本来所拥有的可是却被人所抛弃的那一面了!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使命这个词汇也许过于庞大,或者说装B,但是真是因为,无数个个人,才造就进步。 靳叔个人、以及那一辈,以他们个人的努力,已经完成了他们对以这个世界、这个行业的使命。
那么,80/90后,你现在做了些什么?
我也是一名80后的设计师,从靳叔的作品之中,领会到许多。靳叔正是以他的自己的方式、力量影响了许多年轻的设计师。
。。。 。。。
80\\90后的设计师,抬头看世界,埋头做设计吧!
连最基本的尊重长辈都不会的话,劝你还是回去种田吧!!!!
第二章 设计教与学
第三章 设计创意
第四章 设计创作
第五章 设计与文化
第六章 谈个人作品
第七章 设计事业与客户沟通
第八章 评论作品
第九章 设计界环境
第十章 人生问题
保罗·兰德的三封信
后记
看看目录吧,有几个只会海报的“大佬”愿意与大家交流这些人生经验呢?
说实在,我如果是客户,预算够的话,做设计一定回选靳叔,经验够,稳健。
如果选个所谓的设计新锐,谁知道他会提供什么方案。